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动态 » 2015“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暨扬子江诗学奖 颁奖仪式在张家港举行

2015“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暨扬子江诗学奖 颁奖仪式在张家港举行

发布日期:2015-11-24      阅读数:768 次

 

    11月17日,第四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暨第三届扬子江诗学奖颁奖典礼在张家港举行,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李朝润,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韩松林,省作协主席范小青,省作协巡视员张王飞,省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汪政,张家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芳以及张家港文学界代表、获奖作家代表和省内外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了颁奖仪式。

    “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是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作家协会、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张家港市文联承办的。该奖于2010年设立,连续举办了三届,有效地扩大了江苏文学的影响,集中呈现了江苏文学评论的丰硕成果,彰显了江苏文学评论的力量,也极大地振奋了江苏文学评论家、特别是中青年评论家们的信心。活动证明,为文学评论专门设立一个全省性的奖项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扬子江诗学奖于2013年设立,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和张家港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张家港市多年来致力于江苏文学的支持和推介工作,扬子江既是长江的别称,也是贴近长江三角洲地域的长江文化标志,省作协《扬子江》诗刊又是有很大影响力的重要刊物,多年来为中国当代新诗发展和诗歌理论研究做出了显著贡献。

    为充分体现张家港这座扬子江畔城市的文化底蕴,弘扬长江文化,宣传扩大长江文化的品牌,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和“扬子江”诗学奖都已纳入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整体框架。有力地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和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发展。

    韩松林代表省作协对获奖的作家、评论奖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2014年,省委宣传部在张家港重新启动了第四届文学评论奖,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紧随时代,顺应潮流的一个重大举措。两大奖项充分体现了,文学的繁荣离不开基层文化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的鼎力支持,离不开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扶持帮助,是地方文化品牌与文学活动成功携手的范例。今后,还将与更多的地方文化部门协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江苏文学的繁荣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的参评作品与往届有所变化,以中国当代小说为批评对象,包括小说家与小说作品、小说创作现象、小说理论及小说创作思潮等,重点鼓励以江苏当代小说创作为评论对象的作品参加评奖。这些获奖作品是当代江苏文学研究的翘楚,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创新意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当代小说,尤其是江苏小说当下的现状,同时,这些获奖作品也呈现出文学批评本身所具有的重量与力量,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审美气派与审美风范,是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极其良好的互动关系。以某一文学体裁的研究作为专门的评奖对象,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今年的“扬子江诗学奖”也一改以往单一的评奖模式,参评作品不再局限于在《扬子江》诗刊上发表的作品,而是以全面开放的姿态,聚焦全国诗坛,特邀国内顶级评论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一流的诗歌和诗歌理论作品作为评奖的基础,评选出了年度国内最优秀的诗歌和诗歌理论作品,从中可以考量出江苏诗歌和诗歌理论在全国的地位及影响。

    据悉,本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共有18位批评家获奖,其中何平的《存在“美好的暴力”吗?》、黄发有的《“长篇崇拜”与文体关系》获一等奖,张光芒的《突入生活•开拓叙事•深掘人性——2013年江苏长篇小说综评》等8部作品获二等奖,王玉琴的《诗化小说的美学追求——陈明剧本与小说的跨界创作》等10部作品获三等奖。获得第三届扬子江诗学奖·诗歌奖获奖作品有《余笑忠的诗》、《谷禾的诗》和《朱朱诗选》,获得第三届扬子江诗学奖·评论奖的作品有罗振亚的《21世纪诗歌:“及物”路上的行进与摇摆》、张清华的《“雨和森林的新娘睡在河水两岸”——关于海子诗歌中的肉体隐喻阅读札记》。(张家港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