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撷英 » 《老宅守望》闫超健

《老宅守望》闫超健

发布日期:2015-11-24      阅读数:1066 次

 

     在异地奔波,渐行渐远的家乡,造就了无数的流浪漂泊者,也造就了无数的老宅守望者……

转眼又是一年。

     在回家的路上,三个老乡操着一口家乡话漫无边际的畅谈着。突然,一个伙伴问道:今年是什么年?这一问不要紧,尽然把我们俩都问蒙了。仔细一想,自外出上学后,过春节,似乎仅仅意味着回家,至于回家做什么却没有仔细想过。看惯了城市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园林绿化;再回老家,脚踏三轮、土坯瓦房、尘土风沙。归乡的游子也开始怅然了,每次的背井离乡,越走越远,似乎连归乡,也是为了下次更远更久的离乡。

    为了我和弟、妹三人上学,爸妈背井离乡在外打工。大学放假比较早,自爸妈外出打工以后,我们兄妹三人回老家要比爸妈他们早些时日。在爸妈返乡之前,我们兄妹三人大多数的时间都待在奶奶家。今年我最先回去。

  昔日家里热闹的老宅,现在也显得有点颓废,严寒的北方,房子越是高大,就越显得孤零空旷。打开生锈的大门,院子里风干的碎叶,在冰冷的水泥地上随风沙沙作响。大红的窗架门框,被尘土包裹,显得死气沉沉。房子不住人,就容易破败。

  在家转悠了半响,手脚冻得冰凉。想生把火烧烧炕头,辛苦找来几把干柴,打开火柴盒,才发现火柴都受了潮。终究还是抵不住北方的天寒地冻,裹着几本书,锁上门,跑到屋后奶奶家去了。

在咱们家,爷爷奶奶威信很高,也正因如此,每年春节全家二十一个人无论在哪儿,都会赶回老家过年。每逢大年初一,奶奶就会让我们“倾巢出动”,浩浩荡荡的去拜年,有些小户人家的院子都站不下,每到一家,主户都会羡慕的说爷爷奶奶有福气。在乡下,如此庞大而又和睦的家族确实不多。可谁又能承受得起,这位子孙满堂的白发老人,更多时候的牵肠挂肚,更多时候的寂寥冷清。

  辛苦生活了一辈子,到该享福的年龄,却不习惯了安逸。虽然只有五间房子,一块菜园,但一年四季,忙个不停。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几分田地蔬菜料理的让那些年轻的妇人都自愧不如。儿女子孙可能永远也不明白,为什么不多花些时间去休息?为什么几分田地、几间屋子却要收拾忙碌个不停?

  用老人的话,那就是过日子吧。乡下人没别的,活着就为争一口气,不想让人戳脊梁骨,不想让孩子重复他们的生活。在小山沟里,爷爷教书,奶奶主家。五个娃拉扯大了,上学、结婚、生子。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儿女都立业于异乡,十一个孙子孙女也都求学各地。

  大儿子的老宅没人在家,两老要隔三差五的去看看。乡下时常发生小偷入室盗窃,每次听说谁家进贼了,爷爷奶奶就会紧张好一阵子。

  虽说现在传统节日的气味越来越淡了,但两老最期盼的恐怕还是过节吧。

奶奶说,自己在家闷的时候,就想打个电话给儿女,但又不识字,守着电话不能打。爷爷耳朵听力近年也开始下降,脾气又犟,每次奶奶让他打电话,他老是说:“儿女打电话给我应该的,让我打给他们算什么……”

前些日子,邻家阿婆的外孙子在上海帮她带了一部电话,专给不识字的老人用的,每个键对应一个固定号码。阿婆也有五个儿女,从数字“1”到数字“5”,从老大到老五。奶奶听说后,边比划边激动的讲述着,“如果我也有个那样的电话,等你爷爷出去串门不在家,我就打。”我听后立即就明白过来了,这种电话我早就见过,除了惭愧还是惭愧。看着奶奶激动而又羡慕的眼神,我心里酸酸的,不知道姑姑、叔叔、爸爸还有我那些弟弟妹妹们听到后,会有何感受?

  前天,像往常一样,吃过饭去我就跑炕上看书去了。北方硬板的大炕,比不上床柔软,但天寒地冻的北方,没有比暖和更重要了。没睡过炕的人,初次睡炕肯定会不适应,如果睡前不多喝水,早晨定会干咳难受。看着看着,忽然听到院子里奶奶在喊我的小名,我一咕噜翻下炕,赶紧拖着鞋跑出去一看,顿时呆住了。

一个个头矮矮的老人,抱着一床大大的棉被,在晾衣绳下无奈的摇头苦笑着。我赶紧跑过去,接过被子,用力甩了上去。奶奶从板凳上下来,笑着说:“快过年了,你叔叔婶婶他们就快回来了,晒几床被子等他们回家好盖。哎,人老了,连床被子都抱不动,越来越没用啦。”

  看着奶奶的笑脸,我却怎么也笑不自然,尤其是“没用啦”这句话,让我更是不知所措。本该是子孙绕膝的晚年,却孤独零丁,无人照顾。绳上的几床被子都是崭新的厚被子,挂在院子里,总觉得有些不协调,因为爷爷奶奶平日里用的被子虽然干净整洁,但是缝缝补补不知多少次了,而且那么单薄,他们说是被子厚了压的难受,自己不舍的用才是真的吧。

  我在推想,平日里,奶奶晒被子的情景:踩着小板凳,踮着脚尖,费九牛二虎之力甩上去,挂好…….每一个我们看似不高的高度,对她来说,都那么艰难。儿女电话里总是习惯似的叮咛,冰天雪地的,走路要小心。但是,可曾想过,每年过年盖在身上暖和的被褥,都是老娘踩着板凳艰难地挂起晒好的。

那天晚上,我无意间问到了爸爸的具体生辰,没想到奶奶一口气把五个儿女、十一个孙子孙女的生辰全部说了出来……

  话夹子一开,一聊就是一夜,我认真的听着,还不停的问这问那,甚至于我早已知道的,也“明知故问”一次,因为我知道,奶奶已经好久没有这样聊过家常了,尤其是那段属于她的岁月、以她为主角的记忆。看着奶奶开心的回忆往事,我也笑着,但内心翻腾的却是自责的心酸。都为各自的事业奔东跑西,家乡变成了自己脆弱时才会惦记的避风港湾。

  奶奶说,人老了,无论怎么勤快、如何拾掇还是让人嫌脏。

  去年,一个叔家弟弟来奶奶家玩,没过几天就返回城里了,说是忙。但年迈的奶奶还是看出来了,因为这孩子小时候就是奶奶带大的,没有人比奶奶更了解这个弟弟。一向特别能吃的他,在老家的那几天,却顿饭不吃几口。我不知道为了这事,奶奶会难过多久,会黯然伤感多少次“哎,人老了,没用啦!”

老人的心,伤不得。

  每次相聚后的再次离别,热闹后的再次冷清,对老人来说,这一切宛若一场梦,梦越热闹,醒来后人越失落、越疲累。

  记得去年春节,全家老少热热闹闹的一直玩到初五,我想那也是爷爷奶奶一年最快乐的日子。但之后各奔东西,突然的寂静,让我这个多留在老家一天的人,也顿觉不适。吵闹的孩子声没了,酒席只剩残羹冷炙了,地上只剩果皮瓜壳,屋子空空的了……

  望着儿女子孙远去的背影,叹一声:年过得真快,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是啊,冷清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两老互相搀扶着,站立在村口。

  一年,转眼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