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张家港市文联概况
联系我们
领导班子
文联动态
文艺协会
作家协会
美术家协会
书法家协会
音乐家协会
摄影家协会
戏剧家协会
曲艺家协会
民间文艺家协会
舞蹈家协会
影视家协会
艺指委
评协专栏
事业单位
张家港书画院
基层文联
塘桥镇文联
金港镇文联
锦丰镇文联
南丰镇文联
凤凰镇文联
乐余镇文联
文艺动态
名家风采
佳作展示
会员服务
新书速递
党建专栏
绩效考核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动态
»
百花齐放春满园——冶金工业园(锦丰镇)文化建设纪实
百花齐放春满园——冶金工业园(锦丰镇)文化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15-09-06 阅读数:846 次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和魂,同时还是一个地方的靓丽名片,更是一个地方凝聚人心、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深谙此道的冶金工业园(锦丰镇)始终将文化建设这一“灵魂工程”、“名片工程”、“动力工程”列入重要工作之列,牢牢抓在手里,脚踏实地干在实处,呈现出文化建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好戏连台醉人心
“哎呦来、哎呦来……”、“沙啦啦子哟、沙啦啦子哟……”在7月底启动的“沙洲新城美网格群英会”地方特色文艺团队PK赛上,坐在观众席、已步入古稀之年的福利村村民张大爷情不自禁地连连叫好。他说,优美的号子声勾起了自己对集体劳动年代的记忆。
近年来,园(镇)构建起了上级下派演出、自办演出、村(社区)演出三级文艺演出构架,满足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群众对文艺演出的需求。仅2014年,园(镇)共举办各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达100余场次,观演群众近10万人次,相当于户籍人口人均观演一次。
然而,园(镇)文体工作者不满足于对文艺演出数量的追求,向着更高的要求迈进,正努力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地方、贴近百姓的文艺精品,让群众想看、爱看,还看得懂,让文化活动真正走进群众之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从今年年初的“红红火火过大年,开开心心闹元宵”民俗文化系列活动,到3月份的“因为有你,心怀感激”沙洲新城郁金香花海系列活动,到5月份举办的第七届“沙上风”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再到7月份启动的“沙洲新城美网格群英会”地方特色文艺团队PK赛……一大批富有浓郁沙上气息的沙上秧歌、沙上山歌、沙上故事小品节目被搬上了舞台。一个个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串成了一台台群众文化好戏,成为了一道绚丽多彩、永不落幕的文化风景线。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园(镇)越来越多的农民爱上了城里人闲暇蹦跳说唱的文化生活。个个能唱会跳的文体服务中心一班人主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将群众文化引向深入。他们挤出工余时间、挪占节假日,在活动筹划、节目编排、舞台创意、部门协调、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支持、参与、帮助、指导村(社区)开展各类群众性文艺演出。虽然常常连着两三天加夜班,连着数周放弃双休,但他们为了工作从未后悔过。真心的付出换来的是颇丰的收获。社区群众发自内心地说,有指导和没指导真不一样,社区文艺表演者越来越有专业范了。社区文艺发烧友则说,经常指导和偶尔指导真不一样,登上社区大舞台的自信心更足了。目前,园镇已培育出文体团队70多支、网格文化员117名,培育市级优秀文化示范网格23个、市优秀网格文化员20人、星级文化团队19支。
群众创作硕果丰
在群众文艺表演活动渐入佳境时,充分发挥园(镇)文联骨干作用,群众文艺创作也搞得有声有色,不落人后。围绕发展成果、文明新风、地方特色等内容,园镇组织辖区各类文艺骨干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寻找素材,挖掘题材,大胆创作,出现了镇级文艺创作有精品、基层文艺创作有亮点的良好格局。
在舞台表演类作品创作中,园(镇)群众文艺创作者发挥聪明才智,创作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于表现的舞台佳作,不仅有大众喜闻乐见的小品类作品,还有老年人醉心其中的京剧类作品,更有年轻人中意的音乐说唱类作品。其中小品《名片》捧回了江苏省小戏小品大赛三等奖、苏州市小戏小品大赛决赛铜奖。音诗舞《我们是和谐的使者》获得了“城市因我们更文明”市志愿者风采展示金奖。二胡独奏《新赛马》摘得了“和谐之声”张家港市器乐大赛金奖……可谓佳品迭出、精品荟萃。这让群众竖起了大拇指,让文化同行艳羡不已。
三年评选一次的中国书法兰亭奖,被世人誉为中国书法界的奥斯卡奖。即便在这个含金量最高的书法评奖中,园(镇)也是当仁不让,实现了自我突破。园(镇)书画协会会员刘山林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行草(欧阳公诗文)入展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再次证明了园镇“书画之乡”的实力。刘山林不仅擅长行草,行书、草书等书体亦十分出彩,其行书(欧阳修诗文)获“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草书(唐诗选抄)入展“金山岭长城杯”全国书法作品展。在刘山林式的书画领军人物的示范、带动下,园镇书界画坛春意盎然,朱卫海的书法作品行草获“俏夕阳·展风采”张家港市中老年才艺大赛(书画影类)金奖;顾军的工笔画《凌霄绣眼》获市职工书法美术大赛三等奖、工笔画《牡丹》获“精彩港城,和谐税收”书画影大赛三等奖、工笔画《红叶山雀》获“文明港城,生态家园”书画影大赛优秀奖等。
如今,园(镇)每年创作出的近300件文艺精品佳作中,不仅有舞台表演、书画类文艺作品,也不乏文学等其他门类的文艺作品。《沙上革命斗争纪实》、《沙上风—沙上摄影图片集锦》、《老沙话语汇》等10余部文学类作品出版后,读者反响强烈,社会好评如潮。
文化挖掘留住根
随着时代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沙上传统习俗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在记忆中变得日益模糊。怀着为后世存史、为当代留根的情愫,园镇担负起了沙上文化挖掘和保护的重任。
在2013年,园镇成立了沙上文化研究会,将众多对沙上文化感兴趣、有研究、存抱负的民间学者和专家汇聚到一起,开创了张家港有组织、系统化保护研究沙上文化的先河。
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人民群众的热心参与下,沙上文化研究取得了丰厚成果,从成立沙上文化研究会到建立沙上文化馆,从挖掘收集沙上史料到开展深入研究,从出版《沙上春秋》、《沙上风俗》、《沙上集镇》等沙上文化书籍到召开沙上文化论坛,一大批沙上文化在深入挖掘、加快抢救、合理保护、有序传承中再次焕发了生命活力。
在成绩面前,园镇不仅没有沾沾自喜,还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存续沙上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抓手。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园镇50多名普查员踏遍辖区所有的村(社区),通过实地采风、间接询问、文献查阅等调查方式,遍访非遗历史文化遗存,遍寻留存非遗记忆和技艺的老者,遍览沙上史志典籍。普查共调查整理出28个项目,其中人生礼俗5种、民间手工技艺4种、民间音乐5种、生产商贸习俗2种、民间文学2种、民间信仰3种、民间知识3种、民间美术3种,消费习俗1种。其中的沙上宝卷、元宵锣鼓、箍桶技艺、唱春等技艺已濒临失传。
庆幸的是,在园镇文化工作者努力下,三兴元宵锣鼓珍贵的相关照片、文字、音像等资料已被抢救性收集归拢,锣鼓的敲法已记录成通俗的鼓谱载入档案,为元宵锣鼓今后的研究、传承和光大建立了厚实的史料根基。目前,三兴元宵锣鼓这门古老的沙上技艺已成功跻身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承人施家兴等接过技艺衣钵,组建三兴元宵锣鼓队,让逝去的锣鼓声重新响彻在沙上大地。沙上宝卷是沙上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它记录的内容涉及过去沙上人的宗教信仰、日常劳作、民风民俗等方方面面,是沙上人的“荷马史诗”。散失各处的宝卷内容,在文化保护者的艰辛付出后,又重新汇章成册,被汇编成了《中国·沙上宝卷集》一书,该书让沙上宝卷重获新生的同时,也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苏州市文化遗产抢救整理研究类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的殊荣。(锦丰镇文联)
最新公告
“大美长江”书法作品参...
“大美长江”书法美术摄...
“华昌杯”张家港市第四...
第五届“我眼中的健康城...
首届江苏省“杨沂孙·书...
第三届“税”月留影书画...
“爱满港城” 2022年书画...
共筑保密防线 公民人人...
关于举办第三届“税”月...
首届江苏省“杨沂孙·书...
市文联、书画院、各文艺...
友情链接:
中国作家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艺术报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
江苏作家网
江苏文艺网
苏州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