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撷英 » 《鸟 窝》谢金良

《鸟 窝》谢金良

发布日期:2016-05-09      阅读数:1474 次

五年前,朋友送我一棵桂花树,种在卧室的东窗下。由于基肥施得足,平时重视管护,桂花树也随人心愿,长得郁郁葱葱,枝叶茂密,树干有饭碗口那么粗,高度达四米左右。二年前就开花了,浓郁的花香随风飘进室内,使人感觉心旷神怡。

去年冬天,我挖开树根周围的泥土,用鸡鸭圈内的粪肥沤在树根下,还施了些复合肥。今年一开春,桂花树长得更健壮,老叶还末脱净,长出的新叶油亮乌黑,浓密的叶片覆盖着树冠,层层地把树枝包裹起来。

惊蛰刚过后的一天中午,阳光暖暖地照着小院。我坐在门口的步檐下晒太阳,眼前有一只白头翁鸟飞过,嘴里衔着柴草,钻进桂花树丛里。觉得好奇,走到树下细看,寻找了好久,才发现南侧的绿叶丛中,有一个鸟窝,像一只鼓墩式的瓷碗,端正地嵌在树枝里,周围有绿叶遮掩,十分隐蔽,要是粗看一下,就很难找到。

从那天起,我开始留意白头翁鸟的行迹。两只鸟衔着建窝材料进进出出,忙碌了些日子,窝巢建成了,它俩又在窝里孵蛋。

大约过了半个月,一只白头翁鸟从桃树下掠过,追捕住一只花蝴蝶,嘴里衔着往桂花树里钻。我忙走到树下静听,鸟窝里发出“叽叽叽、叽叽叽……”的雏鸟欢叫声,知道它们的孩子已经孵出来了。

我看见白头翁鸟在哺育雏鸟期间,忙碌地捕捉菜青虫、蚜虫、金龟子、地老虎等各种害虫,改变了我对它们的偏见,以前我只看见白头翁鸟偷食水果,院子里的一棵枇杷树上,果实刚发黄,还没有成熟就被它们啄着吃。要是不用纸袋包起来,满树的枇杷很快会啄光。白头翁鸟还偷食桃子、李子。原来,它们在哺育雏鸟期,跟麻雀一样捕捉害虫,为人们做点好事。

小满节气刚过的一天上午,窗外传来两只老白头翁的欢叫声,又传来小鸟的鸣叫声。我走出屋外,看见老白头翁领着四只出窝的幼鸟,躲在围墙边的小树上。幼鸟的羽毛基本齐了,只剩下尾巴毛还没长出来。它们在爸爸妈妈的引领下,一会儿扑到地下,一会儿又飞起来,呷呷呷地叫个不停。幼鸟们在院子里欢叫嬉闹了半个小时后,离开了桂花树上的窝巢,跟着老白头翁飞进附近的竹林里。

又过了些日子,我看见有只小鸟衔着干草茎,直往桂花树里钻。当我在树下寻找时,只见小鸟从白头翁的窝里钻出来,躲在窝边嘁嘁喳喳地欢叫。一会儿,另一只小鸟衔着草茎飞进窝里。细看这两只小鸟,全身暗绿色的羽毛,翅羽圆长,尾巴短,体形比麻雀还小。这种小鸟雀在竹林和果园里时常看见,暮春选择在常绿的桂花树、冬青树、山茶花树和柑橘树上做窝筑巢。人们称它叫绣眼鸟。我想:绣眼鸟像杜鹃一样不筑窝巢,把白头翁鸟的窝,当成自已的家,住在别人家里下蛋,真是懒惰成性。

过了几天,我在树下观察,看到绣眼鸟把白头翁的窝巢加高了,向上高高地叠起,形状十分奇特,像只烧开水的电烧壶。用干草茎夹着尼龙膜作材料,罩盖在窝巢顶上,中间钻出一个圆圆的洞孔,成了进出的门洞,窝内是柔软的鸡毛和柴草。看着绣眼鸟改建的窝巢,觉得工程量也不小,它们只是借用了白头翁的窝巢作基础,按照自己的设计,改筑成新形的窝巢。

白头翁鸟没有飞远,它们时常飞落在院子里,飞到桂花树上,看见了绣眼鸟改筑成的窝巢,叽叽喳喳地欢叫起来,也许是在夸奖绣眼鸟的窝巢改筑得好。绣眼鸟也跟着嘁嘁喳喳地欢叫,也许是在感谢白头翁鸟的支持,感谢它们的鸟窝基础筑得坚固。我想:大自然中的飞禽们,也许也懂得互相关心和帮助,和谐的生活就会充满欢乐。


                                                                        


                                                                             此文发表于《东渡》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