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由苏州艺术志、本色美术馆主办的“初坼——2016苏州女艺术家邀请展”开幕,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张家港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市书画院特聘画师李素艳两幅国画作品参加了此次展览。
关于“为什么女性艺术家里鲜有大师”的疑问和讨论一直就有,答案始终模糊不清,或终究归于性别的根源。或许早在西方艺术史作为一门学科建立起来的时候,艺术史的阐述角度就是男性对人类艺术的成就,由此形成的判断标准也无法跳脱出这个范畴。因而谈论“女艺术家如何成为大师”似乎也变得没有意义,反而是欣赏作品来的更实际。
艺术应当没有性别之分,女艺术家的表达也可阳刚、冷峻,男艺术家的表达也能婉约、阴柔。况且不论男艺术家还是女艺术家,都处在共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体验中,创造艺术过程中的语言、形式或多或少的依赖又独立于时代认可的艺术规范、符号系统以及审美体系。但男女艺术家在看待世界的方法上和表达习惯上确实有着区别,尤其将问题引向自我体验方面时,女艺术家往往呈现出更加细腻、敏感,更加自我的特质。
或许正是这些特质决定或生成了特别的艺术表达。她们以更敏感的神经触摸世界,以更感性的眼光审视环境,以更柔软的心对待周遭的人,然后用笔触表达自我认知和与这个世界的连接。作品便是物化了的表达,那是一扇窗,给人另一个角度看见世界的诗意和美好。(市美协)